各院系及相关单位:
毕业生离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,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。2025届毕业生即将离校,为扎实做好毕业教育工作,引导广大毕业生坚定理想信念,增强归属感、责任感和使命感,激发爱校荣校情怀,营造积极向上、文明和谐的离校氛围,现就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生教育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时间安排
即日起至毕业生离校前
二、教育内容
(一)加强理想信念教育,引导毕业生青春逐梦、挺膺担当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,通过书记、院长给毕业生上思政课、辅导员与毕业生座谈交流、特色主题党日、团日活动等方式,开展“最后一堂思政课”“师生共话初心”等“毕业最后一课”系列活动,强化毕业生家国情怀、社会担当和感恩意识,增强毕业生回报社会、奉献国家的责任感、使命感,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。
(二)深化爱校荣校教育,引导毕业生感念母校、不忘师恩
将爱校荣校感恩教育融入毕业生思想教育体系,通过“最后走进一次校史馆”“最后一次班会”“最后一次夜话”“最后一次劳动”“我为母校建言献策”等方式,开展重温校史校情、感念师恩、毕业宣誓、光影留念、祝福母校等主题教育活动,面对面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对学校未来发展建设的期许,让毕业生以先贤和前辈们为榜样,谨记“实事求是”校训精神,尽己所能为学弟学妹们的成长成才和母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,增进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,争做爱校荣校优秀典范。
(三)强化廉洁文化教育,引导毕业生敬廉崇洁、坚守诚信
面向毕业生开展多元化毕业廉洁教育系列活动,通过上好一堂廉洁思政课、同看一次廉洁微网课、开展一次廉洁主题活动、组织一次廉洁实践行,教育引导毕业生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,营造人人学廉知廉崇廉养廉的廉洁文化氛围,以正确的职业观、价值观、廉政观扣好迈入社会的“第一粒扣子”。结合课程考试、毕业设计、贷款还贷、就业签约等做好诚信教育,强调征信对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性,引导毕业生做一名守诚信、有责任、敢担当的优秀毕业生。
(四)开展安全警示教育,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、安全有序
加强毕业生离校期间的安全和文明礼仪教育,通过全覆盖的安全提示和信息推送等方式,认真开展人身、消防、财产、网络、交通、求职、防溺水、防诈骗、宿舍安全等多方位、多层次、多频率的法律法规及安全教育活动,增强遵纪守法和自我防范的意识,避免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。充分调动毕业生党员和学生骨干的积极性,开展“写一则感念寄语”“做一件身边好事”“留一间整洁宿舍”“实验室清扫”等系列活动,用劳动践行感恩,营造温馨和谐的毕业氛围,给学弟学妹留下一个温暖整洁的“家”。
(五)注重就业创业教育,引导毕业生合理择业、乐于奉献
开展以“成才观、职业观、就业观”为核心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,引导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,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,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。重点关注少数民族、脱贫家庭、低保家庭、零就业家庭、残疾等毕业生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帮扶,建立帮扶工作台账,按照“一人一档”“一人一策”精准开展就业帮扶工作。加强毕业生征兵宣传发动工作,抢抓毕业生离校前的“黄金期”,明确参军入伍对国家级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,鼓励更多优秀青年,积极投身军营,建功立业。选树一批在升学、就业、创业、入伍等方面的毕业生先进典型,以经验分享会、主题座谈会、榜样专题推送等形式激发朋辈效应,帮助学弟学妹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、就业观。
(六)关注心理健康教育,引导毕业生积极向上、与爱同
行
辅导员要深入毕业生群体,广泛开展“有广度、有深度、有温度”的谈心谈话活动,切实了解毕业生所思所想、所忧所盼。认真细致做好毕业生心理危机排查和心理问题疏导,关注毕业生特殊群体(未毕业、未就业、受处分、经济困难、人际冲突、情感困惑、心理障碍、身体疾病等),发挥家校协同合力,为毕业生提供舒缓心理压力、排解紧张情绪、解决实际困难的渠道,引导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、情感、学业,顺利度过人生关键期。
(七)提升离校服务保障,确保毕业生和谐有序、暖心离校
要提升服务意识,切实关心关爱,以“千方百计为学生好”的心境,采取多项举措打通服务学生的“最后一米”,贴心做好毕业生离校保障工作。准确把握离校工作任务要点,合理安排毕业事项流程,让毕业生了解时间安排、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,开展走访调研与谈心谈话,随时了解和掌握毕业学生的思想动态,及时疏导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种意见和矛盾、及时协调解决学生困难与合理诉求,做到多沟通、多协调、早发现、早解决。紧紧围绕学生、关照学生、服务学生,充分利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为毕业生办理手续,不断整合资源配置,做到让同学们少“跑腿”,减轻离校手续负担, 为毕业生提供快捷、便利的服务。
三、工作要求
(一)高度重视,加强领导。各院系要高度重视、认真组织落实毕业教育及离校工作,根据学校关于毕业生教育工作的总体安排制订本院实施计划。
(二)周密部署,认真落实。各院系要缜密策划、精心组织、发挥优势、突出特色,创新形式、讲求实效,把毕业生教育工作做深做透,把服务毕业生的各项工作做足做细,确保毕业生和谐、文明、安全、有序离校。
(三)统筹兼顾,服务学生。各院系要树牢底线思维,将学生安全作为第一要务,扎实做好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常态化值班值守工作,畅通24小时学生服务热线和心理咨询热线,遇到问题迅速处理并及时上报。
(四)总结交流,宣传引导。各院系应开辟毕业生教育网络专栏,利用QQ、微博、微信平台、抖音、文化长廊、宣传版等载体,及时总结、宣传推广开展毕业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做法。
如有典型经验及做法请于6月30日(周五)前进行凝练总结上报,届时学校将对典型经验做法进行推介宣传,材料和邮件主题命名为“XX学院毕业生离校教育材料”。
联 系 人:王博
联系电话:5079321
联系地址:多功能馆(西侧)204室
电子邮箱:hbdxxsc@126.com
党委学生工作部
2025年5月19日